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共體時艱

雷曼兄弟的破產成了經濟蕭條的引爆彈,從九月宣布到現在,全球各地連接著受影響,哀嚎遍地。美金不再吃香、英鎊貶值、台股重挫、各國企業紛紛縮減人力成本、失業率節節高升;若這些過於抽象,那我們可以拿本田退出F1、Subaru退出WRC、許多國家發放消費券,也許比較具體一點。當然,以過往的歷史來看,景氣低迷久了總是會有起來的一天;也有許多人說和97年以及SARS的時候比,這次算小意思。不過,人在當下痛苦總是不太會拿之前來比較。

以台灣而言這次真的還挺慘的,是南科大廠的奇美首度大裁員,更不用提其他企業。就算不裁員,許多公司也實行無薪休假的強迫政策,大家為了保住這紙糊的飯碗,哪個還不是乖乖就範。就像Tom Brokaw說的:「figure out ways in which workers maybe have to take a haircut, but they can still keep their jobs, they can still keep their health care and they can still stay in their homes」。原本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代工業收不到訂單,社會新鮮人找不到工作,在職的每天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犧牲的目標,人心惶惶的怎麼認真上班,怎麼能真心的與公司共體時艱。

我想打打馬後砲:這次奇美裁員是情有可原的,想當初他們一個廠一個廠不斷的加蓋,從四廠五廠到現在的八廠,也許當初的確有那個量,但總不能為了一時的供不應求就拼命加廠招攬人力,這樣當遇到了經濟震盪時就會成了所謂的泡沫化。對被裁的員工,我深感遺憾;對奇美的執政者,我深覺活該。我會這樣講是因為先前奇美真的招聘人力得很誇張,打開奇美在104、1111的網站,幾百個職位就刊登在上面;雖然,其中也有許多長年空缺(所謂擺好看,讓大家安心的)。不過之前他們這樣大規模的建廠總讓我想到當初台灣的葡式蛋塔風潮、甜甜圈、網咖等風潮一時的店,即使整個性質和失敗原因不太一樣,但同樣也是過於短視的結果。

當然衷心的希望景氣能夠快快好起來,大家能圖個溫飽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